张学文
(湖南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于是对体育的需求日渐凸显。人们在享受体育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因不同群体对体育的追求目标和方式不同给体育领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便形成了体育社会问题。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解决,使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专家访谈法试图对我国当代体育社会焦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浅的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社会问题 兴奋剂 球场暴力 年龄作假
China's focus on social issues of contemporary sport and 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ZHANG Xue-wen,,LONG Pei-lin
(CollegeofSportsScience,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rising, the pursuit of health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people's lives, so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highlighting sports activities. It brings happiness in the enjoyment of sports and also, due to different target groups, the pursuit of sports and the different ways to sports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hus, we formed sports social problems. Social studies of sport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because our nation's sports in the "healthy, green" dir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xpert interviews are trying to focus onChina's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endscrude discussion purposes only.
Keywords:social issues, sports soccer violence, social issues focusing on doping trends and of age falsification
前 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大步向小康迈进。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经济等诸多不良因素的侵蚀,再加上我国处于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便形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在我国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举国体制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由1984年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的51金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社会发展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一样,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即体育社会问题。当前我国体育社会问题主要有:球场暴力、兴奋剂、黑哨赌球、作假、发展不均衡等。因此,用科学的、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对我国体育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是社会、政府、体育工作者们的追求和任务,责无旁贷。
1 社会问题和体育社会问题
1.1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变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
1.2 体育社会问题 关于体育社会问题我国的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林启武、卢元镇、吕树庭、刘德佩、黄捷荣等。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其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体育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在体育领域的缩影和折射毋庸置疑,各种不良社会因素必定是它产生的导火线,其中对利益和荣誉的过分追求就是罪魁祸首。因此,从本质上讲,笔者认为它是不同利益群体对利益的过分追求、社会基本构成要素关系的错位、体制的不健全、社会转型期人们“不健康”的价值观等等而造成的在体育社会中出现的诸多病态或失调现象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等问题的综合表现,要分清其危害性和时代性。
2 当代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焦点
2.1 球场暴力
球场暴力也称球迷骚乱,是一种激情犯罪行为。它已成为影响体育运动发展的一大危机,主要是指在发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一切“非法”的暴力行为,如球员之间(尤其发生在同场竞技项群的运动员之间)、球员与观众、球员与裁判和工作人员、观众之间等等。激情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狂喜、愤怒、恐惧等,它的发生具有无预谋和爆发性。激情总是与当事人经历的重大事件有关,对于球迷来说重要的就是观看体育比赛,当球迷的两种对立意向发生冲突时,而结果却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时(本以为这场比赛可以取胜或特别希望取胜,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或者原以为没有希望的比赛却出人意料地取胜了等)[2,p-205],这时就会激起球迷的愤怒或狂喜,便会发生带来危害性的暴力和骚乱。如在1996年,北京首钢客场对阵辽宁的比赛中,王守强和单涛两人在比赛中大打出手(是CBA赛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球场暴力)、2007年的中超第17轮比赛中鲁能客场大胜青岛,鲁能的大巴被愤怒的青岛球迷砸烂,在第18轮中主场输球(对阵河南队)的山东球迷砸烂了河南球迷的大巴、2009年4月5日,山东黄金男篮与广东宏远男篮的季后赛首轮比赛第三场比赛结束的时候,球员之间发生暴力事件、2009年7月4日,大连毅腾队因教练和球员赛后集体谩骂、围攻,甚至追打裁判遭到足协处罚。但在我国影响最坏的莫过于1985年的“5.19”事件,有多人受伤,财产蒙受巨损[2,p-206]。
如何控制和解决体育的暴力问题,是应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解决球场骚乱也是一种非常棘手的问题。
2.2 伪体育现象 伪体育现象是指体育参与者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和方法从一切与体育有关的文化活动中获利的种种现象。主要有服用兴奋剂、假球黑哨、赌球、身份年龄作假等等。
2.2.1 兴奋剂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引导下,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体育事业今天的辉煌也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但当高科技产品以获得不公平的成绩为目的而用于体育比赛时,这样人们享受的非但是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是“饱受”其危害,这便是破坏体育公平竞赛的兴奋剂。兴奋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滥用违禁药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对兴奋剂的界定也是“与时俱进” 。主要是指“竞赛运动员服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物物质,企图以人为目的、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2,p-207]。从有现代竞技比赛以来,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的体育比赛中与服用兴奋剂的斗争从未停止过,服用兴奋剂不仅有损竞赛公平,更重要的是对运动员身体、心理的巨大伤害,为了对利益和荣誉的过分追求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此类事件屡见不鲜,更有与日俱增之势。如在广岛亚运会(1994年冬)上共有11名中国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其中游泳七名,田径两名,赛艇和自行车各一名,其中9名是亚运冠军,包括游泳的世界冠军吕彬,杨爱华,亚洲名将熊国鸣,胡彬等。泳坛名将吴艳艳涉嫌服用兴奋剂禁止参加奥运(2000年7月12日在济南举行的奥运会达标赛)、男子百米王周伟(江西)服药(2001年3月)、2001年11月九运会组委会公布了9例阳性、2003年11月的举重世锦赛中,中国的辽宁选手尚世春获冠并刷新三项世界纪录后被查出服用兴奋剂、2005年10月21日,十运会中长跑(万米)冠军孙英杰的药检呈阳性、在2009年10月23日晚,十一运会中新百米飞人(福建选手)王静的药检呈阳性,且被终身禁赛等等。 虽然对兴奋剂与补剂品的划分和界定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无数优秀运动员因为服用兴奋剂而损害身心健康、成绩被取消甚至搭上生命确实让人对体育的价值产生怀疑---美和尊严何在,非但没有强身健体而是摧残生命。体育作为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强身健体、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所以各职能部门该齐心协力来“净化”这片热土。
2.2.2 假球、黑哨、赌球
假球主要是指在体育竞赛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输球或者收买运动员使其不尽力比赛,更多的是发生在足球赛中。如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浙江绿城等俱乐部的假球风波,更有当前足坛涉假、受贿的高层领导南勇、杨一民及裁判员等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而如今打假球的技、战术水平是越来越高,真假难辨。伴随着假球而来的是“黑哨” ,所谓“黑哨”就是裁判在竞赛执法过程中故意偏袒一方,自己和帮助他人从中获利。裁判是竞赛场上的执法者、法官,他的非公正执法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心态、竞赛的结果,有损裁判的威严和形象,更是对“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八字的挑衅,同时也是球迷闹事的导火线之一。在我国竞技场上出现的“黑哨”事件也屡见不鲜,其中龚建平就是典型的出头鸟。赌球是参赌者以赌比赛输赢来获取利益的一种非法赌博行为,在我国是禁止的,在西方体育价值观的影响下赌球现象在我国有越演越烈之势。赌球与一般的足球彩票有本质的区别,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赌博集团进行控制,赛前就开出比赛结果让参赌人下注,行话为“盘口” ,如果比赛结果和“盘口”一致,则下注越大,赢得越多[3]。在赌球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输掉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心和职业道德,违背了参与体育的初衷。
所以防范、杜绝假球、“黑哨” 、赌球事件的再发生,是保证健康赛场秩序的关键,值得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对于事件的参与者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2.2.3 年龄、身份作假
体育竞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公平,只有双方在同等机会下的公平竞争才有意义和价值。在体育过度商业化和政治化的今天,教练员、运动员为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荣誉,往往会践踏“公平” ,于是利用比赛环境优势、虚报身份和年龄等现象出现在各级比赛中。关注我国体育的可能都知道:我国的国青队参加的国际赛事的成绩要远远好于国家队,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是成年人队去打别人的青年队、我们的青年队打别人的少年队,不赢才怪。在国内的赛场上大学生队打高中生对、高中生对打中学生队、职业运动员打非职业运动员、职业运动员参加大学生运动员等等也是不足为奇。像在NBA打球的易建联的“年龄门”事件、重庆大坪中学因“造假”而夺得“世界冠军” 等都是一些极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例子。
2.3 学校、群众、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
通常人们把我国的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大块。从建国以来,在举国体制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导下,竞技体育受到的待遇要远远的好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结果是三者发展极为不均衡。在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且取得辉煌成绩后,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学校体育、社会或大众体育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要想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不仅是竞技体育、金牌大国,更重要的是全民体育的开展、体育人口的质量、学生的体质状况、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国民健身体制的构建等。“金牌大国、体育弱国”既不是奥运精神更不是体育精神之所在,我国应该从激情体育、大国体育转化为促进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国家教育部2006年9月公布了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2000年的调查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中国6—22岁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素质水平均明显下降,近视率、肥胖率却不断攀升。且我们的邻国日本从东京奥运会后把本国的体育发展目标由竞技体育转向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同龄的学生,日本学生在身高、爆发力、耐力等多项指标均好于中国学生。因此,在我国进入后奥运时代里,在发展精英体育的同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建设之中。
3 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国家的机制和法律得到不断的完善,对我国当前的一些焦点体育社会问题的控制和治理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3. 1 体育体制、体育法会更加完善
体育体制只要是指国家制定并实施的体育的发展方针、政策,建国至现阶段以来主要是---举国体制。新中国建立后,在当时社会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在举国体制指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改变了我国体育落后的局面,一扫“东亚病夫”侮辱,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符合当时国情的。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我国经济势力和体育事业得到大发展的今天,举国体制也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首先,要改变管办一家的现状。即作为体育主管部门的体育总局既是体育赛事的管理者,又是体育赛事的经营者。如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国内的中超赛事,已经到了无可救药;又如蔡振华提出的养狼计划等。其次,是举国体制的“精英体育”,在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主题之一的时代,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由“奥运争光、金牌主义”转向属于自己的体育锻炼和健康。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观看体育比赛,而是参与体育运动,获得健康的身体。
在国家法律完善的同时,体育法及各个单项赛事的规则也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合理修改,体育社会控制体系、预警机制会进一步完善。对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从比赛中获利的人、不法分子的控制和打击力度会越来越大,对体育工作者的考评制度会越来越完善。如对球迷骚乱的观众、服用兴奋剂、黑市赌球、年龄作假等“伪体育现象”的治理力度,这些现象将会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
3. 2 全民计划将全面落实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呼声的日渐高涨,国家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也会更加全面和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素质,为会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大事” ,“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全民健身计划顾名思义就是要使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到锻炼身体之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体育人口的数量、提高体育人口的“质量”。计划会落实到每一个村落和社区,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让那些整天忙碌于农耕的农民也能享受参与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
3. 3 对弱势群体体育的关注力度会加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然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安定、有序的和谐生活,这就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对老弱病残、留守群体等等。政府和社会不仅要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更要加大人文精神关怀,对于弱势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更需要的是尊重、关爱、关怀、平等。恰恰如此,在体育场上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在竞赛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要多组织和开展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她们的体育文化生活,使体育锻炼成为她们的精神家园。
3. 4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将会得到均衡发展
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取得辉煌成绩后,政府和社会将会意识到:人们需要的是健康,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观众;奥运争光、金牌固然需要,更需要全民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和摇篮,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是丰富人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以在进入后奥运时代,在多方的协力下,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将会“享受”与竞技体育一样的待遇,得到均衡发展,我国体育人口呈现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扭曲现象会大大改善。
4 结 论
体育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各种失调和病态在体育领域里的折射和反映,如何正确的看待和解决十分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因素还不稳定,在此背景下,有可能旧的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全体体育工作者们形成合力,共同来研究和解决它。其妥善解决事关社会的稳定、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的体育文化生活等。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体育社会问题会得到合理的预防、控制和解决,加强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健设,使我国的体育通过“绿色、健康”发展之路走向真正的、全面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林克雷.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32-43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205.
[3]朱飞.审视中国足球中的体育社会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08
注:本文参加了201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理论处组织召开的“全国青年教师体育理论研讨会”,并在《山西体育科技》2010年02期发表